
多家信托机构年内遭重罚 罚金创新高!信托机构再次面临重罚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近日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,中诚信托因存在10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处以660万元罚款,5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。这是今年以来在可查询到的信托公司罚单中单笔金额最高的。
此前,陆家嘴信托因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、信托项目管理严重不审慎、固有资产五级分类不准确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420万元;华澳信托也因资产分类不准确、违规刚性兑付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400万元。
从被重罚的违法违规行为类型看,主要集中在内部治理不完善、风险管控不到位和业务开展不规范层面。行业专家分析指出,信托行业监管从事后惩处转向全流程防范,反映出行业的合规体系从“被动应对”向“主动构建”转型,业务模式加速告别“牌照套利”回归本源赛道。
年内信托罚金再创新高。中诚信托因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未经任职资格核准提前履职、部分风险项目未纳入或未及时纳入风险项目要素表、尽职调查不审慎、项目后期管理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660万元。相关责任人陈郭瑞、熊谞龙、金紫雨、余明、尤彦媚分别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。中诚信托回应称,对于监管部门指出的问题,公司立查立改,制定整改方案,并将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依规进行内部严肃问责,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。
除了中诚信托,陆家嘴信托也因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、信托项目管理严重不审慎、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违反监管规定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420万元。同时,多名高管受到警告并罚款。今年3月份,华澳信托因资产分类不准确、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400万元,相关责任人也被警告并罚款。
此外,国元信托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、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被罚85万元;中建投信托因贷后管理不到位、信息披露不准确充分被罚70万元;雪松信托因重要信息系统数据不真实问题被罚20万元。
从信托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类型看,主要集中在三方面:一是内部治理不完善,如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、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未经任职资格核准提前履职;二是风险管控不到位,如部分风险项目未纳入或未及时纳入风险项目要素表、资产分类不准确;三是业务开展不规范,如项目管理严重不审慎、以投资永续债权的方式变相开展融资类业务。
分析师廖鹤凯指出,中诚信托被罚涉及高管履职、风险项目管理、融资类业务等,华澳信托在资产分类和刚性兑付上违规,陆家嘴信托关联交易和房地产融资问题突出。今年罚单继续集中在合规管理、资金运用方向,延续了之前的监管重点,体现了全链条监管的思路。
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表示,今年信托行业罚单呈现监管专业度提升、双罚制全面深化、从事后惩处转向全流程防范的趋势,反映出信托行业的合规体系从“被动应对”向“主动构建”转型,业务模式加速告别“牌照套利”回归本源赛道,风险处置进入“精准拆弹”及“责任压实”新阶段。
廖鹤凯认为,从今年大额罚单来看,监管强调压实主体责任,推动信托存量风险的有序化解,对通道业务、非标资金池等严厉打击,推动信托公司向资产服务信托、资产管理信托、公益慈善信托等信托本源业务转型。
行业变局和严监管之下,信托公司需要提升主动管理能力,结合自身股东背景和资源禀赋,加强数字化建设,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,加强与同业资源整合,寻求差异化、特色化发展路径。部分机构已开始探索转型路径,多家信托公司暂停第三方代销业务,转而强化直销渠道建设与投资者教育;有的机构聚焦资产证券化、家族信托等本源业务,通过服务创新培育新增长点;还有机构建立常态化合规监察机制,将风险管控嵌入项目立项、尽调、管理全流程。对于信托公司来说,唯有彻底摒弃规模崇拜,将合规理念深植于企业文化,把风控要求落实到业务细节,才能在监管重塑的市场格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赤盈操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